这里,时刻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场面,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一切;
这里,时刻演绎着动人的故事,这个无声的战场既是生的希望,也是新的起点;
这里,时刻与时间赛跑,他们用速度冲刺出生命的通道,用责任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快,再快,他们与死神抗衡,挽救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坚持,再坚持,纵使汗水浸湿衣襟,泥巴裹满裤腿,不放弃、不抛弃,他们用医者仁心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这里就是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他们就是与时间赛跑的人!
科室发展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位于医院医技楼(E楼)三层,总面积约1100平方米。设置床位29张(其中负压病床1张)。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甘于奉献、工作严谨的医护团队,全科现有医师11人,专职呼吸治疗师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9人。同时科室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理论扎实、技术熟练的ICU专科护理团队。护理人员26人。设有多个急危重症救治体系,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为急危重患者开辟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科室技术
重症医学科设有中央监护系统、重症信息系统,病区装备中央空调、中央供氧、中央负压系统、十万级层流空气净化系统、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体现了现代ICU的特点。并配备多参数中央监护系统、多功能各类高端呼吸机、呼吸湿化治疗仪、持续床旁血液净化仪、ECMO、无创及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仪、重症床旁超声仪、电子支气管镜、血气分析仪、心电除颤起搏仪、心电图机、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肠内营养泵、肌电生物反馈仪、亚低温治疗仪、升温毯、咳痰机、物理治疗仪、臭氧消毒机,每床均配备防褥疮充气床垫、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不仅为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同时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与康复服务。
其中音视频探视系统可让患者与家属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轻松的“面对面”音视频交流。
10月22日,患者郭某,55岁,因“发热伴意识不清”被120送入重症医学科。入院时患者意识不清、呼吸困难,血压低,心率快,血氧饱和度难以维持。经了解得知,患者此前曾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未果。急诊科医护人员高度重视,紧急转至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立即给予患者无创呼吸辅助通气、抗感染、抗凝、减轻心脏负担等救治。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患者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血压低,一般情况差,三系细胞减少病因不明,血小板连日报危急值在40?109/L左右有出血风险,同时患者为高凝状态,双下肢较多的静脉血栓有随时脱落的风险、肺栓塞需要抗凝等矛盾存在。科室先后组织了两次全院会诊讨论。经过心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科、血管外科、消化外科、检验科、影像科、输血科、药学部等多学科会诊,该患者生命体征转危为安,于10月30日好转出院。
2019年12月5日,23岁的某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因抽搐时间过长、意识不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虽经积极心肺复苏恢复窦性心律,但仍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到边缘,对光反射消失,血压不稳定,需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呼吸功能。由于长时间的脑缺血缺氧,导致醒不过来的机率很高,病情非常危重,周围甚至有想放弃的声音,家人手足无措。
时间就是生命!患者被送到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袁清霞主任态度坚决,当即表明拼尽全力救治,不但要挽救生命,更要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大脑功能。第一时间成立抢救小组,制订了周密的诊疗计划,试用各种方法进行诊治,守在床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天后,这位女硕士终于有了微弱的自主呼吸,逐渐苏醒了,12月10日,成功脱离呼吸机……120个小时的日夜守护、精心护理治疗,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用赤诚的爱心、精湛的医术、娴熟的专业技能,挽救患者生命。目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没有后遗症,已转入其它科室做进一步查明原因。
至此,重症医学科已成功救治的16例危重症患者。凡是有利于科室发展的,袁清霞主任都积极争取,呕心沥血。在她的奋力推动下,一个又一个新项目、新技术在重症医学科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一个又一个学术交流、医学论坛成功举办、影响斐远。
人文关怀
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生死时速在这里随时都有可能上演。对于在床旁默默守护的护士来说,监护仪上任何一个数字的变化都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如何让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成为他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走在生命的两旁,将这一路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使穿行人不觉痛苦,没有悲伤。用画笔勾勒出灿烂笑脸,用责任守护着患者平安,为患者扫去健康路上的荆棘,为患者驱走病魔的困扰,无论何种情况下,他们想到的都是“病人是第一位的!”。
知你,知我,知心;如亲,如故,如家。病魔在这里退去,生命在这里延续。目前,重症医学科正昂首阔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怀仁爱,责任在肩,奋勇前行,秉持关爱生命、奉献自我的作风,用风的速度,开辟出生命的绿色通道,用爱的无私,创造着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