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 国内首家高分通过JCI认证的医院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为国内首家高分通过JCI认证的医院,该称号由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颁布。
  • 最佳民营医疗机构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为2020优秀非公医疗机构第1名,该称号由丁香园发布“2020最佳品牌传播医疗机构”综合排行榜获得。
  • 人力资源
  • 资质查询
  • 服务热线:029-96999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报道

大医之道20|陈宝莹:“影”无止境 用心创新

作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时间:2021-05-04
浏览:2395次

“老百姓都说影像医生就是拍片子、看片子的,而在我看来现代影像医学贯穿于疾病诊疗的各个环节。一名合格的影像科医生,首先要经过规范的临床医学学习和培训,其后再经过多年的影像医学专科学习,拥有创新的思维、毒辣的眼力、灵巧的双手才能对疾病的筛查、诊断、评估、治疗很好的把握。因此,影像科医生任重而道远。”

清瘦干练、走路带风,每一次多学科会诊中,都有她的身影。

声音温柔、梨涡浅笑,患者说,她有种天生的亲切感。

她就是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影像诊疗中心副主任陈宝莹。

人物简介

陈宝莹

影像诊疗中心副主任

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副教授

第四军医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培养医学博士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放射科原副主任

中华放射学分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影像对比剂专委会委员

陕西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学影像整合联盟理事

CT工程技术专委会委员

《实用放射学杂志》编委

发表文章4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项;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项,参与省基金3项。主持医院重大临床课题研究1项。参编专著6部,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作为参加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对各系统疾病的综合影像诊疗具有扎实的功底,尤其擅长肿瘤及心血管影像诊断、介入诊疗及临床研究。

行动力——爱挑战、不轻言放弃,为患者解决问题

1995年,陈宝莹考入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现空军军医大学),本科毕业后便攻读硕士学位。“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爱挑战困难的人。我想要见到最多的病例,也只有在影像科才能面对最多的病例,读研时我就选择了影像医学专业。”之后,陈宝莹作为第四军医大与香港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继续深造影像医学。

进入唐都医院后,陈宝莹每天从人体各系统各类型检查的图像和数据中寻找“元凶”,练就了一双毒辣的“透视眼”。而一次偶然交谈,彻底改变了陈宝莹对影像医生的定义与理解。“一位医生朋友说,你们影像技术发展很快,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小病灶,但是无法处理啊,本来打算保乳术的患者,做了磁共振发现可疑小病变,你们处理不了,反而让患者更焦虑,临床术式选择也成了问题。”这番话,让陈宝莹陷入沉思。

“影像学已经渗透到筛查、诊断、评估、治疗等疾病诊治和健康管理的全过程,每个环节中我们都要全力以赴,有条件的要做的更好、更精,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不轻易放弃。”陈宝莹为自己设立了明确目标。

患者刘女士乳腺X线筛查发现可疑钙化,乳腺MR检查在乳房其他部位发现了可疑病变,病灶都很小,仅仅几个毫米,患者跑了多家医院都无法准确处理。陈宝莹仔细观察、计算后,设计了两种影像方法下同时双定位置入双导丝的模式,外科在导丝导引下完成局部精准切除,之后影像诊疗中心再对标本进行投照,细针再次标注出切除组织中病变的位置,指引病理科进行检查,通过这样严谨的操作流程,术后一个病变是原位癌,一个是具有风险的良性病变,切实为患者解决了问题,而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乳房组织。

现有设备对于部分中国女性不适用,怎么办?陈宝莹带领团队设计计算公式,制作穿刺床和特殊固定装置。由于身体原因不能采用常规乳腺俯卧位MR扫描引导活检和旋切的,那就变换体位,调整设计新的扫描序列,在仰卧位特殊角度进针,这些新的技术成功获取MR发现的微小乳腺病变的病理结果,并微创切除,解决了临床中的“卡脖子”问题,影像诊疗中心也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家常规开诊MR引导微创诊疗的团队之一。

65岁李女士的肝转移瘤部位特殊,要么治疗不彻底,要么容易导致并发症,外院都不愿为她做局部治疗。陈宝莹带领团队综合分析CT及MR图像,设计进针路径,确定肿瘤活性范围,制定周密而详尽的消融计划,顺利完成了消融治疗。术后随访中,患者各项指标正常。有了这样满意的治疗体验,患者后续全身治疗都选择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进行。

“基于综合影像下的微创诊疗具有定位精准、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功能,并能即时观察病变消融范围和消融程度。”谈到治疗经历,陈宝莹称,精准观察、精密设计、精巧手法,融合多项技术造福患者是我们的目标。

陈宝莹多年来就是靠着不轻言放弃的韧劲、扎实的技术、创新的思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经过多年的历练和建设,陈宝莹带出了一个对综合影像、大数据处理技术、特殊扫描技术、穿刺治疗技术运用娴熟的团队,基于此,挑战小的、难的、有个性化需求的成为团队常态,很多兄弟医院的医生经常说:“有啥难的复杂的找宝莹,技术好、点子多”。

创新力——多学科交叉科研、创新临床技术、助力精准诊疗

没有创新思维、创新研究就无法推动临床的发展,除了做好做精临床工作,陈宝莹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尤其是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今年4月初,陈宝莹受邀参加了由国家科技部发起的第696次香山科学会议,作为影像医学的代表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计算机、数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的院士、专家交流。会后陈宝莹称:“基于DNA的大规模数据存储、生物设计自动化技术、智能传感技术、人机类脑智能、人机交互、超算技术、数字化人体等等,这种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为探讨科学问题开启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影像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助力!”

陈宝莹笑称自己“兴趣太广、不务正业”。恰恰就是这种“不务正业”让她在2007年就开始了多学科融合科研之路,影像与信息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影像与基础研究的结合等等,经过多年的努力,陈宝莹在“影像组学”概念国内还较少提起的情况下即拿到了乳腺癌影像组学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陈宝莹在研究中提出,算法、模型需要模拟人的思维并具有自学习能力,依据这个原则课题组设计出的算法模型效能得到很大提升,课题组中计算机专业的人称:“陈老师是最懂计算模型的影像科医生!”

45岁男性患者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冠脉CTA分析斑块为易损斑块,管腔中度狭窄,要不要造影?要不要放支架?纠结很长时间,陈宝莹建议行CT心肌负荷灌注,发现左室壁出现灌注的减低,综合分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很高,建议进一步造影检查和治疗。陈宝莹团队短期内即把CT心肌负荷灌注、心脏MR精准分析作为特色新技术常规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心肌负荷灌注技术目前全国能常规开展的单位很少,陈宝莹指出:“疾病的诊治已经进入结构与功能结合精准分析评估的时代,我们要发挥创造性,探索新技术的新应用,解决临床问题”。

(肿瘤灌注成像)

纵隔子宫、双角子宫、阴道斜隔等等这些畸形都是影响生育的问题,手术能不能做、怎么做都需要影像的精准评估,陈宝莹带领团队从检查前准备,如何减少胃肠道蠕动减少伪影,到检查时个性化的精准MR高分辨扫描方案,继而畸形的准确诊断、各种数据的精确测量和结构化报告输出,每个小细节都需要调整,临床又提出即要术前宫腔容积还要切除隔之后的容积,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的文献借鉴,陈宝莹鼓励小组成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切除,并将之前用于其他系统的体积测量方法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基于此构建出一套子宫畸形MR精准评估体系,迅速得到临床认可,为患者精准治疗提供了帮助。

科研和临床是紧密相连的,科研可以大到探讨宇宙起源,也可以具体到播放音乐的磁共振兼容耳机让患者检查时更舒适。二十余年的医学生涯,陈宝莹一直爱倒腾新东西、新技术,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常有脑洞大开的想法,她鼓励周围的人,只要有利于患者诊治的新想法都可以尝试,都是科研创新!

凝聚力——做不一样的影像,用心也共情

一位45岁的女性,因为乳房多发结节看了全国十余个医生,折腾了两年多,越看越焦虑,怎么办?我现在是不是癌?要不要切?会不会变成癌?最终通过医生推荐找到陈宝莹。在了解整个病史,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后,陈宝莹把乳房的结节分门别类和患者聊了一下,既客观的给出医学上的建议,又站在患者自身角度分析了问题,还不忘幽默的说一句,“这些小东西都在咱掌控之内,风险不高,可以观察,过程中如果有哪个不老实,我们就收拾掉,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患者听了破涕而笑,“我要是早点让你看看,和你聊一聊也不至于这样焦虑了”。陈宝莹说,虽然病本身问题不大,但是患者状态比较糟糕,我们要理解她们,当我们成为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时候,那种无助和孤独是很痛苦的,医生说的每句话对患者来说可能非常重要。

陈宝莹常常给大家说,我们要做不一样的影像。不要成为扫描、看片、写报告、做治疗的“机器”。作为医生要尽力为患者祛除身心病痛,不仅要用心,更要共情。各类指南我们要好好学习,但是不能成为“指南者”,生搬硬套在患者身上,病是好了,人不好了,任何一个患者的处理方式都是有个性特点的,需要我们同理共情,说患者能听懂的话,多换位思考,我们不仅是看病,更要治人,人好才是真的好。

影像诊疗中心开诊以来,陈宝莹作为学科带头人率领这支年轻有活力的团队步步向前。周一到周五的早晨,陈宝莹都会组织大家进行疑难病例的讨论、回顾、总结。“我鼓励大家有想法要说出来,共同探讨,在交流中不断学习,不怕说错,就怕不思考。”

在她的指导下,很多年轻医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0年12月18日,在2020西北五省第一届“实例最强”影像读片大赛决赛中,刘周医生经过激烈角逐,从8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比赛一等奖。

目前,影像诊疗中心包括影像诊断、影像微创诊疗及大数据研发三大模块,科室设施设备先进,医疗特色鲜明。肿瘤影像综合诊疗、心脏结构与功能综合影像、MR高清血管影像方案、精准脑结构及功能影像方案、急诊综合影像方案、特殊人群影像解决方案、影像引导微创介入治疗等成为科室特色技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多年来,陈宝莹不断思考“患者需要什么,临床需要什么,影像能做什么,反之,影像有哪些创新,能给临床和患者提供什么”。在陈宝莹眼中,影像医学是一个无可限量的宝藏,其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只要不断创新就能带给患者更多的帮助。

对于做医生的成就感,陈宝莹看作是善意的双向奔赴。她说,每一张图像承载的是一个生命信息,每一次扫描、诊断及治疗都关乎生命,关乎家庭希望,能够尽全力帮助到患者,便是她最幸福的时刻。